Search

Middleton挺身而出得到38分,公鹿104-89搶下關鍵G6!

籃網 –...

  • Share this:

Middleton挺身而出得到38分,公鹿104-89搶下關鍵G6!

籃網 – 公鹿 G6 賽前最重要的幾個問題:

- KD和籃網有足夠的體力和公鹿抗衡嗎?
- 公鹿會針對Harden的下盤傷勢打點嗎?
- 賽前 4/21 3FG 的Joe Harris 會找回手感嗎?
- Lopez和公鹿能夠找到停止KD的方法嗎?

籃網很明顯身體和心理狀態都無法和公鹿對比;開賽還沒6分鐘就丟出4次TO, Harden自己就有3次;出手也是打鐵 2/9. 另外防守端也是慢好幾拍,讓公鹿每次出手都是high quality shots, 7/13 FG. 目前為止還沒看到籃網明顯幫助Blake包夾Giannis,也沒有看到公鹿送幫助給Middleton包夾KD. 公鹿防守採用今年發展出來的 switch defense, 這對於擅長利用 high screen 的 KD與籃網是好消息,頻頻單吃Lopez. 但是籃網自己還是要能夠 overcome 自己的體力問題,在第一節看起來大家還在暖機找節奏,跳投球很明顯都是短還會偏。相反的,平時非常節省上場時間的公鹿,Giannis看起活力十足,第一節就得到11 pt 7 reb (3/7 FT).

#KD還是一秒都沒有休息

第一節結束,籃網16-25公鹿。

公鹿的進攻策略很明確: 往禁區轟。這對於禁區防守明顯薄弱的籃網收到絕佳的效果;在禁區得分佔了57%以上。又因為籃網強烈依賴先發,球員們也顧忌犯規沒有特別積極。不過在KD終於去板凳休息後 (開賽16分鐘),Harden (上半場14分)開始積極進攻,外線搭配切入拋投助攻,帶領籃網打出9-0攻勢,把比分追到40-44只差4分。這也幫KD增取到寶貴的休息時間;但是籃網的進攻幾乎就只靠KD和Harden. 這節公鹿Middleton有更積極的出手,在籃網反攻過程中阻止比分被追近;第二節就得到了17分,包括4顆3分。

第二節結束,籃網48-59公鹿

下半場雙方的體力開始明顯影響投籃和防守的模式。公鹿明確的以PJ Tucker作防守KD的第選擇,並在他切入時選擇強包夾,造成deflection或甚至TO. 籃網則是選擇給予Giannis非常多的空間,dare him to shoot;而同樣當他切入時,採取強包夾,送他上罰球線。過度中攻擊和可預測的防守,讓雙方單節都只得到19分。

第三節結束,籃網67 – 78 公鹿。

第四節雙方都嘗試要make a push, 但是策略的不同也決定了這場比賽的結果。籃網選擇更多的KD以及Harden的單打,結果造成進攻單調和好預測,很多次進攻結果都是KD投contested shots, 或切入球被抄走,或Harden面對Giannis投外線三分沒進。相反的,公鹿在外圍的switch defense並且把Giannis (30 pt 17 reb) 留在禁區 (終於沒有Lopez給KD單打了)協防,積極的防守造成了多次反快攻機會,讓公鹿得到了許多簡單的快攻分數。另外Middleton今天終於有打出第二攻擊手該有的樣子,不僅在外圍果斷出手,同時也造成了Joe Harris和Harden在三分線的犯規。最後公鹿打出了一波14-0的攻勢,把比分拉開到20分以上;從此雙方換上板凳結束比賽。

這場比賽雙方明顯因疲憊而外線皆低迷 (籃網 9/30, 公鹿 7/33),但是公鹿憑著成功的防守打出26分快攻分數 (籃網4分),以及46禁區分數很乾脆的贏下關鍵G6. KD (32 pt 11 reb, 7TO) 和 Harden (16 pt 5 reb 7 ast, 4TO) 雖然終於沒有打滿全場,但是也付出了40和39分鐘;少了加速度的Harden很明顯對於公鹿來說不再是一個需要包夾的威脅。Joe Harris 今天到了下半場終於投進感覺起來是自G3以來的第一顆三分;這代表他真的走出低潮了嗎? 今天打出38 pt 10 reb 5 ast 5 stl 的Middleton 絕對是今天公鹿的致勝關鍵;籃網能夠在G7找到防守他的策略嗎?

無倫如何,恭喜公鹿!

#G7herewecome #籃網累了 #Middleton爆發 #籃網沒有防守 #累了投不進 #小人物上籃


Tags:

About author
小人物 Hans, Fu 和幾位在台灣加拿大美國各地成長拓根的過氣大男孩,就像每個小人物籃球迷一樣, 曾經將籃球當作食物水空氣那樣理所當然, 也曾經把NBA當作宗教信仰那樣深研參謀. 在觀賞每一場賽事後, 除了期待下一場比賽的來臨以外, 也希望有地方可以討論分享又激盪彼此對於 NBA 等大大小小零零總總的看法. 在英語世界早有許多 ESPN Radio 等 Podcast 的時候, 總覺台灣的籃球小人物們也應該有屬於自己語言, 自己觀點的平台. 小人物們努力的用掉漆的中文跟各個小人物們分享非常對立不同於媒體的觀點, 希望能夠讓每一位小人物得到不同的討論,並能夠享受聽籃球, 嘴砲籃球, 討論籃球, 就像上籃那麼輕鬆簡單.
一個任何一位小人物都可以聽籃球, 討論籃球的地方. NBA不只是籃球. 聊籃球可以深入到一個邊線play,廣到種族文化多元的價值在哪裡。 Spotify, Apple Podcast, Podbean等各大平台搜尋 #小人物上籃!
View all posts